2005年10月1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版: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如虎添翼
宁波警方科技强身克敌纪事
见习记者 慕容梦漪

  自古,武林侠客行走江湖,总有几式武功绝招用以护身克敌。如今,我们人民警察也借助高科技的力量,拥有了自己的“独门绝技”。去年,宁波各级公安机关运用网上信息破获刑事案件近5000起,依托刑事技术破案4300多起,运用技术侦查手段破获大要案405起。同时,气质联用仪、万能比对显微镜、多波段犯罪现场物证勘查仪、测谎仪、DNA检测系统、数码图像处理系统、紫外照相观察系统、现场勘查车等一大批先进的刑事技术装备,就像郭靖的降龙十八掌、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、令狐冲的独孤九剑,无不令犯罪分子闻之色变,接之胆寒。
    
  关键词 信息网络快速擒凶
  范本——宁海一周破获西店“8·16”杀人案

  2005年8月17日6时30分许,宁海西店铁江东路,有人发现93号的鳄鱼皮鞋店情况异常:店门大开,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,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男人躺在血泊中。发生凶杀案了!人们惊恐地拨打了110。
  专案组在现场并没有发现凶器,通过对现场的初步勘查,得出皮鞋店店主陈某的死亡时间为8月16日晚,死亡原因为严重颅脑损伤,致死工具为榔头类钝器。据了解,被害人性格温和,无赌博等不良嗜好,与妻子感情融洽,结合现场翻动面少,有现金、手机以及鞋子等财物遗失的情况,可以排除情杀和仇杀的可能,专案组判断此案性质为抢劫杀人。根据现场痕迹,专案组又缩小了犯罪嫌疑人的查找范围:1至2人,年龄为20至30岁,身高1.75米左右,外来人员可能性居大。
  侦破工作从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开始,与此同时,案件的相关信息也在公安网上发布。据查,陈某前年和弟弟一起来到西店经营皮鞋店,7月17日他的弟弟去了甘肃,妻子杨某也在8月15日去了福建其母亲处,案发时店中只剩下陈某独自一人,案发当晚也没有人看到可疑人物或听到异常声响。没有目击证人,寻找凶器就成了重要的线索来源。通过强大的信息网络和民警们细致全面地排摸,8月19日晚,宁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薛锦军获悉一条重要线索:8月16日有人在滨海路某模具材料店买过榔头。通过细致核查,案发当天17时30分左右,有一外地男青年到店里买了一把榔头,年纪约二十四五岁,身高约1.73米。这个数据与专案组预料的嫌犯信息正好吻合!一条条线索汇总到专案组,通过信息网络的查找筛选和专案组周密分析,犯罪嫌疑人的面目很快清晰起来——河南籍的两名年轻人韩某、谢某有重大嫌疑,两人自案发后下落不明。此时,距离案发仅3天。
  人海茫茫,查找潜逃的两名嫌犯无异于大海捞针。借助高科技手段和强大的信息系统,专案组于8月22日得到了嫌犯的行踪,两人已经潜逃到杭州萧山区南阳镇。同时,嫌犯在南阳镇两个同乡的信息也被专案组及时掌握。兵贵神速,当夜,公安局副局长范建富就带领民警火速奔赴萧山。在萧山当地警方的全力配合下,终于在8月24日凌晨找到了知情人。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他们同意配合警方实施抓捕。早晨6点,骑着自行车的韩某被擒获。随后,在一个建筑工地还在睡梦中的谢某被抓获。面对从天而降的宁海警察,两个嫌犯当场瘫倒在地,好半天才喃喃地说:“太快了,太快了。”
   
  即使在宁波最基层的派出所,只要输入姓名或者机动车牌号,电脑屏幕马上就能显示出该人的工作单位、家庭住址和有无犯罪记录等信息,还可以看到相关图片。人口基础信息库、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资源库、机动车辆(驾驶人)信息资源库等依托网络建立的八大资源库,是宁波警方的得力助手。
 
  关键词 “千里眼”守护银行
  范本——银行柜员机前的监控保护

  周某在北仑小港用信用卡转账,做完转账操作卡还没退出来时,身边有人问了他一句:“先生,麻烦你帮我看看这张卡能不能转账?”周某转过头一看,是邮政储蓄卡,便告诉他可以转账。说完周某把卡从柜员机上退了出来,一看,这不是自己原来的那张卡呀!周某赶忙向银行反映,可是已经太迟了,经银行查实,周某卡上已经有几千元“蒸发”了。
  一女子在江北区一台ATM机上取钱,卡进去后没有动静。她发现在ATM机旁边贴了一张小纸条,上面写着“此机不吐钱,请与银行联系”,并写明白天、晚上的联系电话号码。该女子与对方联系后,对方自称银行办公室,问了她的密码和姓名等,请她第二天再与银行联系。第二天该女子赶到银行一查,卡内全部存款不翼而飞。
  去年8月9日上午,一中年妇女在小港街道某银行前的ATM机取款,当卡插入后不久,取款机的屏幕显示了死机的状态,信用卡也无法取出了。就在这名妇女懊恼不已时,有两个手持信用卡的男子也来到取款机前,其中一男子对她说:“我急需用钱,先让我取款吧。”另一男子则告诉她:“你的卡被取款机吞入了,赶紧去银行交涉吧。”该妇女当即去银行反映此情,当她随银行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取款机前,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信用卡仍留在取款机上,但卡里的钱已被人盗划了2500元。
  此类案件接连发生,市民苦不堪言,社会影响极坏。宁波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的民警们坐不住了,立即向各大银行通报情况,请他们注意观看案发点的监控录像,熟悉情况,以便协查。
  2004年8月11日中午,在一家银行门口守候的小港派出所民警,发现有5个行迹可疑的外地人神色慌张地出现在取款机旁。银行保卫人员一眼认出,其中一男子的体型与前几天监控录像上的犯罪嫌疑人颇为相似。这伙人有重大嫌疑,民警和保卫人员一起紧追到公交车站将他们拦截。
  这5人交代,他们于2004年8月6日来到宁波,采取团伙诈骗的方式骗取市民的银行卡。他们每天徘徊在取款机前寻找作案目标,一旦“锁定”就迅速行动。短短5天,这伙人已分别在老三区、镇海、鄞州、小港等地作案6起,盗窃卡内人民币近万元。看到自己的身影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电子监视屏上,他们后悔地说:“早知道有电子监控,我们也不敢冒这个险了。”

  据统计,目前宁波全市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门口及ATM机前新安装监控设施556个,监控率分别达到94.25%和100%。并且形成了网络。民警可以从网上调取任何一家银行ATM机的监控录像,迅速到现场直接解决重大安全隐患。只要某处ATM机上出现被盗险情,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

  关键词 让血液来说话
  范本——血迹检验侦破象山灭门惨案

  2003年7月2日,象山县110接到报案,外来女子柳某被人发现死在象山白沙湾的一辆面包车内,紧接其后,又一个电话响起:塔山路245号出租房内发现一具血泊中的男孩尸体。同时发生两起凶杀案!象山警方震惊之余,又接到了当地派出所民警更令人惊诧的报告:塔山路245号正是柳某一家的租住地,屋内男孩正是柳某的儿子小郑。而柳某的丈夫——面包车主郑某下落不明。
  一家三口,两死一失踪,失踪的郑某是受害者还是凶手?这是困扰办案民警的一大疑问。经过细致的现场勘查和走访,民警发现除了血迹浓浓的面包车和出租房,该案还有第三个现场——位于71省道的姆龙洞。该现场留有大滩血迹,一双女鞋,一只女表,经辨认,鞋与表均是死者柳某的物品。三个现场到底哪个是杀人的第一现场?如果郑某也是受害者,那么杀害郑某的现场在哪里?狡猾的凶手没有在现场留下太多痕迹,此时,三处留有大量血迹的现场就成了揭开谜团的关键,而或浓或淡、触目惊心的血迹,就是谜团解密的钥匙。
  经过血迹检验比对,出租房内所有血迹均为小郑所留,象山警方断定这就是小郑遇害的第一现场。71省道留有的血迹均为柳某的,面包车上也有柳某的大量血迹,根据血迹的不同状态严谨分析后得出,71省道为杀害柳某的第一现场。然而郑某的行踪仍未被发现,无法判断郑某是被害者还是凶手。
  正当侦破工作陷入僵局时,对现场的又一次勘查使“山穷水尽”的状况马上扭转为“柳暗花明”:郑某的血迹被找到了!在三处以上不同地点发现的郑某血迹为案件的侦破指明了方向,警方终于找到了洞晓案情的突破口。血迹的语言向警方诉说了很多秘密,再加上走访所得郑某一家感情融洽的事实,可以肯定郑某已经被害,而且犯罪分子是与郑某一家非常熟悉的关系人。
  经排查,7月7日,警方抓获了与郑某一家熟识的、有重大嫌疑的同村人郑某某。经科学检验,进一步认定了犯罪嫌疑人郑某某的犯罪事实。
  铁证如山,郑某某很快承认了犯罪事实,据交代,由于赌博债务问题,他对郑某一直怀恨在心,伺机报复。7月1日下午5时,策划已久的郑某某借口约郑某外出,两人一同乘坐郑某的面包车。行至途中,郑某某拿起携带的榔头,狠狠地砸向郑某头部,怕郑某不死,他又用车内的水果刀刺向郑某胸部,将郑某杀死在车内,并开车将郑某尸体抛至垃圾场。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嫌疑,郑某某对郑某留守家中的妻儿也动了杀心。当晚9时许,郑某某驾车来到郑某家中,谎称郑某遭遇车祸,将心急如焚的郑妻柳某骗上车。在经过偏僻冷清的姆龙洞时,郑某某借故停车,趁柳下车之际用沾满血腥的榔头猛击柳某头部,将柳打昏后拖至车上杀害,并将面包车弃在白沙湾停车场。然后,他又回到郑某租房,对郑某儿子连捅几十刀,残忍地将其杀害。
  根据郑某某交代,象山警方在垃圾场找到了一具高度腐烂的男尸,经检验,证实死者就是郑某。至此,这起灭门恶性杀人案圆满告破。

  该案错综复杂,出现三个杀人现场两个抛尸现场。案件侦破过程中,围绕第一现场的甄别、失踪者的下落、犯罪嫌疑人身份等等猜疑不断,最终,所有疑问随着血迹检验的结果真相大白。